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04|回复: 0

澳门往事,藏在老街巷的名字里

[复制链接]

39

主题

0

回帖

119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19
发表于 2023-8-10 21:04:2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清晨的福隆新街还有很多店铺没有开门,我站在高处给这条老街拍照:狭窄的街道空旷,五金行、鱼翅店、小酒吧等店铺招牌挂在空中,绿色的木窗棂和木门板紧闭——那时我并不知道,这一片青绿之色竟恰好映衬出街道的来历:这本来是一条青楼密布的嫖赌花街。秘密藏在老街的名字里:蓝白瓷砖贴在街口的小楼高处,中文写着“福隆新街”,葡萄牙文则写着“Rua da Felicidade”,意为“欢乐街”,寻欢作乐之处。清朝末年,大量戏院、妓院、赌档、烟馆于福隆新街开业,鸦片缭绕着密集的娼妓和来往的寻欢客,热闹非凡、乌烟瘴气。尤其1930年代香港禁娼后,福隆新街更是兴旺。直至40年代澳门也禁毒、禁娼,这里的店铺才逐渐萧条,花街柳巷、声色犬马变成了历史。后来我意识到,澳门的许多故事,也如福隆新街的过往一样定格在街名中。解读街巷的名字,仿佛相纸在显影水中逐渐呈现出画面,使我得以窥见历史的一鳞半爪。福隆新街,清晨人流稀少。(黎瑾/图)澳门街是哪条街?几年前我第一次来澳门便住在福隆新街的新华大旅店。这间历经五代人的旅店开业于1873年,曾经风光一时,如今虽只是间廉价旅馆,却因是《2046》《伊莎贝拉》等电影的取景地,而吸引不少人小心翼翼地推开绿色的木门,踏进幽深陈旧的空间。没有空调,只有风扇在溽热的空气中旋转。我躺在窄小的单人床上,看着扇叶出神,电影的片段在脑海里走马灯似回放,突然间一个念头冒出来:澳门街是哪条街?老港片里常有“广州城、香港地、澳门街”的说法,从大到小排列,说明了昔日广州的繁华,也道出了澳门的细小。那么,真的存在一条街就叫澳门街吗?疑惑一闪而过。直到2023年再去澳门,坐在营地街市熟食中心楼上,边吃牛杂、边翻看手机查资料,才发现此刻,我竟就在“澳门街”上。16世纪中期,葡萄牙人获准在澳门定居通商,明朝政府为了方便管理,设立了交叉的十字大街,以“畏威怀德”四字来命名,每条街各设10个门号,四周围绕着木栅。这就是最早的澳门街了,对应到今日的范围,便是营地大街一带。营地大街的葡语“Rua dos Mercadores”意为“商人街”,即指葡萄牙人最初在这里聚居贸易。起初街上住的都是“夷商”,之后贸易繁荣,住进来的华商也越来越多,澳门城区的范围也随之扩张。四百多年后,当我走进澳门老城,大街小巷密布如蛛网,高低错落仿若一座立体迷宫。车水马龙的新马路早已取代营地大街,成为澳门半岛商业、交通和旅游业的中心。新马路,在澳门已经算是很宽阔了。(黎瑾/图)这条笔直的大道其实全名叫做“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”——实在是拗口得很,我写到此处都得去查地图才能确认。澳门不乏这种名字又长又难念的街巷,大多是葡语人名音译过来的产物,比如以澳门总督为名的罅些喇提督大马路,以海军上将为名的贾伯乐提督街,以失踪飞行员为名的沙嘉都喇贾罢丽街,等等。在这个命名体系下,我唯一能记准全名的是氹仔中心的官也街,以第81任澳门总督为名,如今是游客熙攘、餐饮密布的知名旅游街。官也街,游客拥挤之地。(黎瑾/图)一百多年前,新马路开通时,亚美打利庇卢(Almeida Ribeiro)是葡萄牙最高法院法官,还在1913—1917年间担任过殖民部部长,因此道路以他为名。不过澳门人也觉得这名字实在复杂,便将这条新开辟的路简单好懂地称为“新马路”。自从新马路建成,大量的银行、酒店、娱乐场在此兴建。一个多世纪后,沿着马路走一走,从1920年代的中式骑楼,到欧式风格的市政署大楼,再到新式的摩登大厦,不同年代的建筑沿街展开,像一条时间隧道,带我穿梭澳门的百年时光。与之相接的殷皇子大马路原本是新马路的东端部分,后来不知何故新起了名字。“殷皇子”指的是15世纪的葡萄牙王子恩里克,他多次派出船队出海探索新航路,还建立了全世界第一所航海学校,被认为是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者之一。船队在一次次远航中,寻找新的贸易路线,发现了许多当时不为欧洲人所知的地区,葡萄牙人也由此来到了东方的澳门。澳门博彩业的地标建筑葡京和新葡京都建在殷皇子大马路上。很多摄影爱好者在附近的东望洋新街和得胜马路上来回走动,变换焦段、寻找角度去拍老城街景与新葡京。庞大的、金碧辉煌的奇形建筑从黯淡的、密密麻麻的居民楼间生长出来,沉默地统治着天际线,如一头巨兽在炫耀它光彩耀眼的躯壳,带来强烈的压迫感。得胜马路的名字是纪念1622年葡萄牙人在此击退了荷兰人的入侵,不知被这金色巨物吸引的人,从这条街走向赌场时,会否觉得是个好兆头?我望着高楼胡思乱想,新与旧、传统与前卫、寻常生活与纸醉金迷……这种冲突感正是澳门最令我着迷的部分。从东望洋新街望向新葡京。(黎瑾/图)三个“十月初五”顺着新马路往西走,我在一个个路口抬头辨识街牌上的名字,快要走到最西端时,终于见到“十月初五日街”的街牌贴在楼房外墙上。“咔”地一声快门响,转头看见别的游客早已先我一步,举起手机拍了照。2000年,TVB有部热播电视剧《十月初五的月光》(又名《澳门街》),故事以澳门这条老街为背景,取景地更是包括老城的众多街巷。因为收视率太好,十几年后观众还念念不忘,于是又拍了同名的电影,海报便是男女主角走在十月初五日街上。十月初五日街(黎瑾/图)那时候除了沉迷剧情,我也十分好奇:十月初五是什么特殊日子吗?尤其是当我打开澳门地图,赫然发现这座小小的城市,竟然不止一条街巷以“十月初五”为名。其中一条还是与十月初五日街是相连的。从新马路往左转,沿着十月初五日街朝南走一小段,就到了一条与之交叉的小巷,那便是只有39米长的十月初五日巷。巷名和街名都是为了纪念葡萄牙的1910年10月5日革命——君主制被推翻,国王曼努埃尔二世逃亡国外,葡萄牙建立了第一共和国。这是葡萄牙共和政体的开始,10月5日从此被定为葡萄牙的共和国日。为了纪念革命,当时的澳葡政府在澳门几条繁荣的街道中,挑中了本名为“泗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